[百廿交大 院系风采]人文学院
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正式挂牌,实现人文学院在省部级“创新研究基地”的零的突破。中心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发出交大强音,首席专家吕彤邻讲席教授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访一期,录制中央电视台4套《开讲啦》一期、《天涯共此时》一期、大型纪录片《不能忘却的纪念》两集,指导并参与拍摄大型抗战题材纪录片《来自延安的报告》。此外,习近平主席10月份在英国上议院讲话引用吕彤邻教授有关林迈可的研究作为抗战时期中英友谊的范例。中心1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受邀参加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东京审判研究中心近三年编辑出版东京审判基本文献档案200余册。2013年出版80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英文),3册《索引与附录》(中英日文);2014年出版50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集成》(日文),3册《索引与附录》(中英日文),并在美国纽约举行全球首发式,东京审判全部3915件证据历史上首次面向全球公众展示;2015年出版70册《国际检察局讯问记录》(英文)。此外,“东京审判文献数据库”于2016年1月正式上线,一期内容资源约6000万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英文版)近5万页,约5000万字;庭审现场、人物等照片约700幅;视频资料50分钟。相关研究获得中央领导人多次批示,《新闻联播》及中央电视台其他频道、《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等数十家媒体多次报道。
哲学系从多学科最新成果出发、对德法英美等国的生命哲学发展史进行重建,并发掘在现代化和全球化所面临的生命问题以及最新生命哲学探索所关注和争论的议题,以期最终创建具有“中国创造”标志、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新型生命哲学。由精裕讲席教授高宣扬领衔的团队申报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欧洲生命哲学的新发展”并成功获得立项。课题组已取得丰硕阶段性成果,包括首席专家高宣扬所撰写的《福柯的生存美学》和《流行文化社会学》专著两部以及项目组成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的论文二十余篇等。
人文学院学术期刊实现文史哲三个一级学科全覆盖,其中两本期刊入选CSSCI来源集刊,分别是半年刊《经学文献研究集刊》、年刊《法兰西思想评论》。此外,哲学系和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主编的《欧洲评论》于2014年取得国际刊号,以中、英、法、德四国文字,每年春季及秋季,由人民出版社和巴黎哈尔马丹出版社(Editions l’Harmattan)同时分别在国内外出版。
第六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合作建立的孔子学院因在特色文化活动、建立孔子课堂和扩大孔子学院在加州地区的影响力方面表现突出,从全球358所孔子学院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优秀孔子学院”。
未来十年,人文学院将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放眼国际学术舞台,通过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多学科的协同发展,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品质高端、贡献显著、国际知名”的学院,成为人文学术和文化传承的引领者,一流人文素质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开拓者,成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科的辉煌。
学科方面,全面提升中文学科整体水平,形成完整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体系;以特色方向和特色品牌为中心,夯实历史学科基础,提高国际影响力;以国际化为抓手,加快哲学学科队伍建设,及早形成学科品牌。 师资建设方面,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由领军人才、中青年杰出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构成的结构合理、相互衔接的人才队伍“金字塔”。
人才培养方面,充分发挥人文学科在学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推动人文类通识课程建设朝着科学化、系统化、规模化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建设多支以知名教授领衔的优质课程团队。
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继续建设高水平大学生艺术团、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文化品牌,加强针对非专业学生的文化艺术教育,提高全校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