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目的】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成就之一,是蕴藏了厚重历史、承载了乡情记忆、寄托了希望梦想的珍贵文化遗产。党中央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大运河沿线各地共同承担起大运河保护责任,认真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本次培训班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拓展思路、凝聚智慧,探讨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利用策略。上海交通大学对此进行了分析研判和梳理规划,立足“上海优势”,整合众多上海交通大学专家教授以及相关领域顶尖学者、政界智囊和商界等一流师资资源,充分以培训学员需求为前提,“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其中,针对“上海交通大学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利用专题培训班“。
一、培训对象
二、培训时间
根据委托单位定制培训时间。
三、培训师资
各处高校学者,党政干部、企业高管和智库行业专家等一流师资资源。
四、培训方式
1.课堂讲授与现场教学
2.线上学习(直播、录播等相结合)
3.送教上门与线上学习相结合
注:以上三种方式,可按需定制选择。
五、培训教材
每门课程均有专门编印的教材以及完善的学员手册。
六、培训地点
上海交通大学校内及校外移动课堂
七、核心课程
课程仅供参考,根据委托单位需求进行定制,详情请来电资讯132-4815-1020
课程内容(仅供参考) | 课 时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从党章修正案学习领会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 | 4 |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与中国周边形势 | 4 |
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引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 4 |
当大运河撞上“文旅融合”,如何产生1+1>2的效果 | 4 |
大运河文化带杭州段建设路径与对策研究 | 4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从党章修正案学习领会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 | 4 |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与中国周边形势 | 4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转换及利用 | 4 |
干部情绪与压力管理 | 4 |
干部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 | 4 |
文化自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4 |
中国文化地缘战略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格局 | 4 |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4 |
十四五”文旅产业展望和发展思路 | 4 |
城市河流文化的传承与城市创新发展 | 4 |
流动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浙江实践 | 4 |
运河船民的文化亲密性与活态传承实践 | 4 |
“文化+”——新时代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 4 |
运河治理与环境保护 | 4 |
疫后旅游经济复苏策略 | 4 |
地域文化的挖掘与景区品牌塑造 | 4 |
城市发展与旅游开发 | 4 |
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规划 | 4 |
智慧旅游促文旅融合 | 4 |
旅游文化与生态经济 | 4 |
品牌、产品、节会、文创——旅游目的地四大IP创新 | 4 |
浅析特色小镇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构建与园区建设、招商引智策略 | 4 |
基于区域文化与资源优势的旅游产业规划与建设 | 4 |
从良渚申遗成功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4 |
文物宣传舆情应对 | 4 |
展示部分课程,可拨打132-4815-1020、180-1793-3175定制针对性化教学方案 欢迎来到 上海交通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