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第六期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共话科研基金申请
由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和青年教师联谊会共同主办的第六期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在新行政楼B418会议室举行。本期论坛由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关新平教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熊红凯教授、物理与天文系刘江来特别研究员和药学院周虎臣研究员为青年教师分享“基金离你有多‘近’党委统战部部长陶燕敏、工会主席贾金平、青年教师联谊会会长归琳及近100名青年教师列席论坛。论坛由青年教师联谊会会长归琳教授主持。
选题与研究方向对于基金的申请非常重要,关新平根据多年的申请经历和工作经验重点论述《如何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命中率》认为。选题要切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选题过程中应当注重积累文献,掌握信息,突出创新。申请书的撰写是一门功夫,申请书的每个局部都应当仔细推敲,做好细节,尽量达到具体清晰、归纳凝练、有针对性。
就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的申请分享了经验和体会。指出,熊红凯作为一名工科专业的资深申请人。申请首先要做好万全准备,防止有利情况。选题时要有机地结合国外和国内的文化和内容,掌握好学科交叉的水平。前期准备注重个人研究的延续性,梳理好理论和实验基础。撰写申请书时切合主题,准确使用学术语言,突出关键问题。
答辩时应当主线条理清晰,刘江来结合个人经历重点介绍了杰青答辩中的经验。强调。突出亮点,学术成果、创新点和研究意义上做好功夫。同时,准备答辩期间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多次预答辩,虚心接受专家意见,反复进行修改。答辩时精心准备PPT演讲做到熟练流畅。
指出,周虎臣着重个人体会进行分享。实质工作和形式并重、埋头苦干和同行交流偏重。实质工作是基金项目的核心,独特性的工作能够吸引评委关注;形式具有逻辑性,让同行能够理解。埋头苦干是学术背景和学术能力的保证;积极地进行同行交流能够增加同行对自身研究的解,提高基金申请的命中率。建议大家经常与同行切磋交流,相互对比学习,从而提升胜利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