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镇:“四种模式”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上交大培训报道:为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适应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新要求,近年来,裕安区新安镇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创新“四种模式”,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常规培训“广”覆盖。把党性党史党风教育和“十三五”规划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日常集中培训、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常规教育。同时,将培训内容渗透到为下岗职工党员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培训,为个体私营业党员提供政策信息咨询、法律维权服务,为离退休党员开展老年文体活动,有效扩大了党员干部培训的覆盖面。
分类培训“增”实效。坚持培训重点下移、优质培训资源下移,区别培训对象,做到因人而异,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对在职党员干部,发挥党校主渠道作用,利用“干部大讲堂”平台,组织实施干部素质强化培训、年轻干部链式培养、基层干部能力提升“三项工程”;对离退休党员干部通过上门慰问、分发传单,集体过组织生活会等多种培训方式,开展“退岗不褪色”教育;对社会党员采取寄送、传阅文件和微课堂等方式,开展爱国教育和励志教育,将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融为一体,使教育效果更加明显。
帮扶培训“长”热情。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教学专题库,在着力推进镇情教材建设做好宏观培训的同时,对个别思想认识、工作能力有差距、家庭生活困难的党员干部,安排专人帮扶,做好政策宣传、心理疏导和法律意识培养等工作,提升他们的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利用“七一”等纪念日组织他们重温入党誓词,举办优秀党员事迹报告会,用身边事做好对他们的教育帮扶工作,帮助他们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
实践培训“提”能力。按照“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培训理念,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产业优、规模大、效益好的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观摩和交流,开展现场培训,在全镇形成 “乡村建基地,基地连党员,党员带农户”的培训模式。通过现场学习和观摩,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开阔了思路,提高了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和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本领。